• 搜索
    搜新闻
  •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万源:合村共融拓宽乡村振兴“幸福路”

    达州日报网来源:2023-07-10 10:51:31

    位于大巴山腹心地带的万源市竹峪镇后坝沟村,在3年前还是两个独立的村庄。2020年,万源市启动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坝沟村、向家岩村合二为一,组成了如今的后坝沟村。得益于改革带来的发展“红利”,如今的后坝沟村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已然成为万源市合村共融“治”“富”标杆。

    打破壁垒


    (相关资料图)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2020年之前,万源市369个建制村中,800人以下的村就有105个,大多且有劳务输出人员较多,乡村“数量多、分布散、规模小、实力弱、带动能力不强”等特点突出。

    在此基础上,万源市积极响应四川省、达州市的有关要求,大力推进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区划壁垒和体制障碍,持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白沙镇青龙嘴村风景秀美

    “刚合并的时候,也面临许多问题。有些村民认为自己原来的村组干部没能继续在村上任职,就没有人为自己说话了,加上与新的干部又互不熟悉,就导致部分群众存在抵触情绪,村上许多工作无法快速开展。”后坝沟村党支部书记唐治胜回忆。

    乡村合并对基层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村民的忧虑和复杂的工作局面,唐治胜等村组干部唯有更加深入群众、用心服务广大群众。

    后坝沟村原本属于万源市溪口乡,住得近的村民走几分钟就能赶到乡上。但在溪口乡被撤销并入竹峪镇后,后坝沟村村民要想到场镇上办事距离就远了。唐治胜便带领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开通了代办业务,一些不需要本人当面处理的事项,由他们统一收好材料后一并带到场镇办理。这样既避免村民因为准备资料不齐办不成事的情况,也减少了村民因来回奔波产生的时间、交通成本。“能代办的,我们就尽量帮忙办了。”唐治胜说。

    后坝沟村发展中药材前胡种植

    同时,后坝沟村还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推行积分制等方式加强治理,对村民卫生情况、文明行为等进行打分,对积分高的村民进行表彰,对积分低的村民进行劝导。

    “让数据多跑路”也是村里的新变化之一。养老待遇的发放每年都要求进行生存认证,过去多是村民过来,现在则是工作人员过去。后坝沟村谢家坪组村民徐银珍已经80多岁,行动不便。于是每年开展认证工作的时候,村上的工作人员便赶1个小时的路到老人家中,协助老人用手机进行网上认证。

    距离万源城区更近的白沙镇青龙嘴村,在与太阳坪村合并后,起初也面临与村民磨合的问题。在村组干部持之以恒的关心关爱下,如今两村群众真正成为了一家人。青龙嘴村也在合并后,获得了四川省第一批农村文化建设示范村、2021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

    在推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的生动实践中,万源市始终坚持“共治共享”发展理念,畅通群众建言献策渠道,稳步提高群众公共事务的参与度,加速形成党群共治的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

    资源整合

    写好乡村富民文章

    地处深山的后坝沟村境内沟壑纵横,缺少成片土地,加之外出人员较多,过去难以发展支柱产业带动乡村振兴。“以前大家有的养中蜂,有的种药材,但规模都不大,没有拿得出手的产业。”唐治胜说。

    2022年,后坝沟村在外成功人士联合成立了万源市鑫发永玖农业专业合作社,在竹峪镇多个乡镇种植中药材前胡。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后坝沟村村民也自发种植了100余亩前胡。

    后坝沟村发展椴木香菇

    “我们还和合作社签订了保底收购协议,如果当年的市场价低于2.5元每斤,合作社就按照2.5元每斤收购,如果市场价格高于2.5元每斤,就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收购。”村民雷清平今年种了8亩前胡,即便按照最保守的估计来算,他种的前胡每亩也能收益2000元至3000元。

    此外,后坝沟村副主任李毓还利用当地丰富的林地资源,搞起了跑山猪养殖,一年出栏黑猪600余头。一方面,村里常年有五六位村民在养殖基地务工,一年人均工资就能收入3万余元;另一方面,养殖基地通过低价向周边村民出售小猪,带动了更多村民致富增收。

    今年,又有两位在外人士回到后坝沟村创业。其中,村民李少华搞起了家庭农场,发展玉米大豆种植和生猪养殖;村民吴成华则养起了羊,目前圈舍已经修建完毕。

    “两个村合在一起后,对于产业发展的带动特别明显。”唐治胜介绍,首先两个村的在外人才资源得到了充分整合,吸引更多外出人士返乡创业;其次,过去时有外出人士想返乡创业,但却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地块而放弃的情况发生,辖区面积的扩大则解决了这一问题。

    后坝沟村发展跑山猪养殖

    无独有偶,沙滩镇红旗村是由党家坡村与百花园村合并而来。近年来,当地充分发挥两村原有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矿产、中药、中蜂三大产业齐头并进。截至目前,全村建成中药材基地1200亩,年提供就业机会5000余人次,带动农户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实现年增收12万元。

    在推进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中,万源市全面按照“基地连片化、技术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品牌区域化”思路,引进培育发展富硒茶叶、道地中药材、旧院黑鸡、蜂桶蜂蜜等富硒特色产业,切实增强了产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合民意,通民心。万源市合并后的新村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新活力,展现出村融又心融的新局面,助推当地更好地谱写“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文/图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冯津榕 通讯员 张琰

    来源:

    关键词: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你的高考录取到哪一步了?这三种方法快速查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