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黄山灵长类野外研究观测基地创建四十周年暨黄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黄山举行。一场对“黄山的精灵”——黄山短尾猴长达40年的生态学调查浮现在公众视野。安徽科研工作者40年来“三代接力”,让更多“黄山的精灵”呼啸山林,促进人与生态系统和谐共生,呈现自然多样之美。
【资料图】
接续守护黄山深处的中国特有动物
黄山短尾猴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猴类,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安徽主要分布于黄山风景区西南部——由三十六巨峰之云门、桃花、浮丘三峰夹抱形成的峡谷地带,现有大约800只。
黄山短尾猴体型强壮、肌肉丰满、颜面宽阔,有着炯炯有神的双眼。在猕猴属种类中,黄山短尾猴的体型是最大的,身体比较壮硕。特别是猴王,身体最壮实、毛色最佳、精气神十足,在一群猴子中很容易识别。
据安徽大学研究人员观察,黄山短尾猴除采食或嬉戏追逐时上树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地面活动。这些猴子经常成群结队在黄山密林和峡谷间活动,攀峰登崖如履平地。有时呼呼啦啦一大群出现,然后又瞬间不见踪影……所以也被当地老百姓称为“黄山的精灵”。
黄山短尾猴具有森严的社会等级,每一个个体都有相应的位置,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允许有越级的行为发生,否则会遭到惩罚。森严的等级下,短尾猴又演绎着温馨的画面,动人的母子情深、和谐的友好联谊,这些画面的背后隐藏着社会规则。要认识和理解这些规则,就需要在野外持续跟踪研究、采集第一手数据资料。“讲述每一个个体的故事,必须克服困难,让野生的短尾猴成为可持续跟踪、可长期研究的动物模型。”黄山短尾猴研究专家、安徽大学博士生导师李进华教授说。
为“黄山的精灵”修“家谱”
灵长类动物是人类的近亲,其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动作行为和遗传组成与人类极为相似,因此,对灵长类动物的研究有助于认识人类自身的特性和规律。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对黄山短尾猴的了解与研究还是一片空白。
1983年,中国兽类学会灵长类专家组首任组长、安徽大学生物系王岐山教授与日本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的和田一雄博士达成协议,对皖南的野生猕猴和短尾猴进行生态学调查,并得到原国家林业部和安徽省科委的批复同意,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首个国际合作项目。
“当时我还在攻读硕士,跟着导师没日没夜地穿梭在黄山未开发的丛林中。”李进华教授说。据他回忆,当时的研究地条件非常简陋,与外界的联系只有一条小山道。小山村里没有一家商店或小卖部,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和粮食全部是从山外用手提肩挑方式运来,每次去野外研究之前都要备齐几乎所有的物品;村子里也没有高压电,靠进村山道旁的一座小型水库发电,在冬季的大部分时间是没有电的,只能点蜡烛照明、看书、写字。
王岐山教授带领着团队成员,在艰苦条件下自带干粮、靠着脚力基本跑遍了黄山的每一个峡谷、每一条山沟、每一个村落,终于摸清了皖南山区野生灵长类动物的本地资料和短尾猴的种群数量、分布、栖息地环境:短尾猴在安徽主要分布在海拔600—1500米的常绿落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栖息地要求两山峡谷、山溪水源和悬崖陡壁三个要素。每个猴群有各自的领域,群体大小在30—50只不等,通过猴王的更替适应并调节种群数量等。
基于这次调查,研究团队选定了安徽黄山风景区南麓的浮溪村作为持续开展野生短尾猴研究的固定基地,通过食物招引,实现了野生短尾猴的近距离观察,创造性地开发了野生动物非干扰的定量观测研究技术。“这项技术使得野生短尾猴成为可看、可控、可用的自然资源,也促进了黄山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夏东坡教授介绍。
随着研究深入,研究人员发现黄山短尾猴的繁衍和人类差不多,还给定向观察研究的黄山短尾猴群体按照性别、辈分起了名字,建了家谱。雄性猴的名字比较男性化,雌性猴子名字则比较女性化,基本遵循人类起名规律。其中,有个猴子家系是叶姓,按照“春夏秋冬”的方式命名;另一个猴子家系是头家,头家又分为两个支系,一个分支是以“春夏秋冬”命名,另一分支是以“荣华富贵”命名。
三代科研人员接力打出国际影响力
自1983年开始,三代科研人员王岐山、熊成培、和田一雄、李进华、夏东坡、孙丙华、王希等艰辛开创、传承创新,在科学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经过长期接触,研究团队与野生短尾猴摸爬滚打在一起,熟到能通过个体特征识别每一个个体、熟到能叫出每一个猴子的名字、熟到能与每一个个体“玩”到一起。靠着一架望远镜、一台照相机、一个记录本、一支铅笔,记录短尾猴生活的点点滴滴,取得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汇集成《野生短尾猴的社会》,这是我国第一部灵长类学专著,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鲜为人知而又妙趣横生的短尾猴王国,讲述了诸多内在故事,例如多雌多雄的群体生活、独特丰富的社会行为、严格有序的等级结构、耐人寻味的雄猴关系、扑朔迷离的婚配体制等。
作为团队发展的见证者、经历者和参与者,夏东坡教授告诉记者,王岐山教授在临终病床上始终不忘叮嘱同事:“短尾猴是安徽的特色资源,认识和了解这个物种是省属高校安徽大学的使命。”他表示,以王岐山和李进华教授为代表的前辈科学家教会了新一代科研工作者们如何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甘为人梯。
2017年,安徽大学黄山灵长类野外研究观测基地获批为安徽省黄山生物多样性与短尾猴行为生态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21年入选安徽省科技厅对外科技合作典型案例,被列为全球八个灵长类主要野外研究基地。中心先后与日本、美国、俄罗斯、德国、英国等国家签订了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协议,培养国外研究生80多人、国内本硕博学生300余人,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灵长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该中心还承接了黄山的GEF项目、黄山风景区黄山短尾猴种群调查及人类关系研究等多项科研任务。其中,与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共同完成的“短尾猴定量观测技术体系的开发及应用”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大黄山国家公园”和“黄山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本报记者 陈婉婉 本报通讯员 钱宝平)
关键词: